跳至主要內容

交易紀錄

懶魚大约 4 分鐘

紀錄一筆新的交易
紀錄一筆新的交易

說明

紀錄股市交易進出的頁面,主要分成兩大區塊「手動輸入區」和「自動生成區」

每當做完紀錄之後,需要切換到【儀表板】手動點按 更新儀表板 執行頁面更新

參考 功能 > 一鍵更新

手動輸入區

依照欄位填入or下拉選單選擇適當的選項

  • 只要輸入股票代號,股票的中文名稱會由公式自行帶出
  • 買/賣的成交價和股數填寫位置不同,若填寫錯誤會有紅色標記作為警示
  • 股票股利 → 選擇股票股利後,在買入股數的欄位填入分配到的股票股數,買入價格用填
  • 平倉功能 → 在同一檔股票進出多次,為方便與區別近期與之前的獲利而設計的功能
  • 券商/分類 → 可以自己制定自己的券商/分類

自動生成區

  • 根據券商與分類的選項,去計算每筆交易的各種成本
  • 決策原因,方便記錄交易進出的理由或判斷的基準點

若交易結果與券商有 1 元的誤差值

於該筆交易的 W 欄 ( 零股價差1元 ) 選擇 即可

平倉

【交易紀錄】的 平倉 欄位

當同一檔股票有多次進出的時

能更精準的計算同一檔股票最新一次交易(排除過去)的損益而設計的

平倉功能的有無,會影響「未實現損益」的計算和【持股】、【歷史】頁面的篩選方式

有無平倉功能的差異

舉例

日期進出持股張數成交價設定
2020/01/05買進10張10 張10元已平倉
2020/01/06賣出10張0 張15元已平倉
2020/02/20買進10張10 張20元未平倉

上表舉例中有無平倉會產生的差異如下

項目平倉功能平倉功能
主要差異包含過去的損益將過去的損益與現在的持股切分開來
平均成本(10 張 * 10 元 + 10 張 * 20 元) / 20 張
= 15 元
僅計算未平倉的部分
= 20 元
未實現損益25 元 - 15 元 (假設) 現價是25元
= 10 元
25 元 - 20 元 (假設) 現價是25元
= 5 元
篩選方式持股   → 股數總和 > 0
歷史損益 → 股數總和 = 0
持股   → 未平倉
歷史損益 → 已平倉

平倉功能可以更精準的計算,現有持股的未實現損益,以確保每次交易都能確實獲利

如何設定已平倉/未平倉

買進/賣出,需要剛好能互相抵消。即買進股數 - 賣出股數 = 0

  • 在 1 / 6 時
日期進出持股張數設定
2020-01-05買進10 張10 張未平倉
2020-01-06買進 5 張15 張未平倉
  • 在 1 / 7 時 → 與 1 / 6 剛好能抵銷,兩天都設定成「已平倉」
日期進出持股張數設定
2020-01-05買進10 張10 張未平倉
2020-01-06買進 5 張15 張已平倉
2020-01-07賣出 5 張10 張已平倉
  • 在 1 / 9 時 → 1 / 8.9 連續賣出,但無法與剛好與先前買進的相互抵銷,因此先擱著
日期進出持股張數設定
2020-01-05買進10 張10 張未平倉
2020-01-06買進 5 張15 張已平倉
2020-01-07賣出 5 張10 張已平倉
2020-01-08賣出 3 張7 張未平倉
2020-01-09賣出 2 張5 張未平倉
  • 在 1 / 10 時 → 因 5 / 8 / 9 / 10 這4天加起來總和 = 0 ( 可以完全抵消 ) → 當天將這 4 天交易的筆數全部改設成「已平倉」
日期進出持股張數設定
2020-01-05買進10 張10 張已平倉
2020-01-06買進 5 張15 張已平倉
2020-01-07賣出 5 張10 張已平倉
2020-01-08賣出 3 張7 張已平倉
2020-01-09賣出 2 張5 張已平倉
2020-01-10賣出 5 張0 張已平倉

在 2020-01-10 時已經全部改成已平倉,在這時間點之後之後,即使再次交易 0050
所看到的未實現損益會是 「只計算之後未平倉的部分」,把 2020-01-10 以前損益的部分(已平倉)區分開來

上次編輯於:
貢獻者: 懶魚